大学与企业并行      科技与财富共赢

你会直接灸吗?
2018-11-15 00:46:52   来源:    点击:

                           

直接灸是艾炷灸的一种,又称明灸、着肤灸。是将艾炷直接放在穴位皮肤上施灸的一种方法。根据灸后对皮肤刺激程度的不同,分有瘢痕灸和无瘢痕灸。若施灸时需将皮肤烧伤化脓,愈后留有瘢痕者,称为瘢痕灸。若不使皮肤烧伤化脓,不留瘢痕者,称为无瘢痕灸。  

化脓灸(瘢痕灸)操作:病人选择舒适体位,平正、持久。为防止施术时的差错,在施术前在取准的腧穴处做好标记。摆好体位选好穴位后,在选定的穴位上涂大蒜汁,燃艾施灸。将规定壮数灸完后,贴淡水膏或橡皮胶布以保护灸后的伤面,并促使灸处化脓。化脓过程约需40天左右,故叫做化脓灸。灸后伤面愈合后,留下瘢痕,故又叫瘢痕灸。

非化脓灸(非瘢痕灸):以达到轻度烫伤,施灸后皮肤不致起泡,或起泡后不致诱发成灸疮,灸后不遗留瘢痕。施灸之前先要点定穴位。患者体位应保持平直,处于一种舒适而又能持久的位置。暴露灸穴,取准穴点,并作一记号。点定穴点后,嘱患者不可随意变动体位。用少许蒜汁或油脂先涂抹于灸穴皮肤表面,然后,将艾炷粘置于选定的穴位上。多用中、小艾炷。近年来有贴敷艾炷的新型产品面世,可直接贴敷于穴区施灸。用火点燃艾炷尖端。如为中等艾炷,待烧至患者稍觉烫时,即用镊子夹去,另换一壮;如用小艾炷灸,至患者有温热感时,不等艾火烧至皮肤即持移去,再在其上安一艾炷,继续按上法施灸。

对某些病程长和症情顽固者,亦可在患者感到灼热后,继续灸3-5秒钟。此时施灸部位皮肤可出现一块较艾炷略大一点之红晕,隔1-2小时后可出现水泡。每日或隔日1次,7-10次为一疗程。

主要治疗哮喘、眩晕、急慢性腹泻、肱骨外上髁炎、急性乳腺炎、等病证。昏迷、感觉神经麻痹、小儿患者应密切掌握施灸程度,可把食指、中指分开置于施灸部位附近,测知皮肤的温度,避免过度烫伤。

由于艾灸以火熏灸,施灸不注意有可能引起局部皮肤的烫伤,另一方面,施灸的过程中要耗伤一些精血,所以有些部位或有些人是不能施灸的,这些就是施灸的禁忌。古代施灸法,禁忌较多,有些禁忌虽然可以打破,但有些情况确实是应禁忌的。

1.无瘢痕灸艾炷的大小宜介于隔物灸与瘢痕灸之间,一般以花生米大至绿豆大为宜。具体治疗时须因人因病而选。

2.一般情况下,无瘢痕灸后,灸处仅出现红晕,如出现小水泡,不须挑破,禁止抓瘙,应令其自然吸收;如水泡较大,可用消毒注射针具吸去泡液,用龙胆紫药水涂沫,均不遗留瘢痕。

 3.凡暴露在外的部位,如颜面,不要直接灸,以防形成瘢痕,影响美观。

 4.皮薄、肌少、筋肉结聚处,妊娠期妇女的腰骶部、下腹部,男女的乳头、阴部、睾丸等不要施灸。另外,关节部位不要直接灸。此外,大血管处、心脏部位不要灸,眼球属颜面部,也不要灸。

 5.极度疲劳,过饥、过饱、酒醉、大汗淋漓、情绪不稳,或妇女经期忌灸。

 6.某些传染病、高热、昏迷、抽风期间,或身体极度衰竭,形瘦骨立等忌灸。

 7.无自制能力的人如精神病患者等忌灸。

 

上一篇:你了解长蛇灸吗?
下一篇:明堂三人图的产生

分享到: 收藏
频道本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