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痛之名,首见于《黄帝内经》。病名在古代医学文献中有“脐腹痛”、“小腹痛”、“少腹痛”、“环脐而痛”、“绕脐痛”“少腹急结”、“少腹里急”、“少腹弦急”、“当脐痛”等称谓。《素问·举痛论》云:“寒气客于肠胃之间,膜原之下,血不得散,小络急引,故痛。”又云:“寒气客于肠胃,厥逆上出,故痛而呕也”,“寒气客于小肠,后泄腹痛矣”。

病因: 1.外感时邪 2.饮食所伤
3.情志失调 4.阳气素虚
治法:
寒凝腹痛——散寒温里,理气止痛——良附丸合正气天香散
热结腹痛——泄热腹痛,行气导致——大承气汤
虚寒腹痛——温中补虚,缓急止痛——小建中汤
气滞腹痛——疏肝解郁,理气止痛——柴胡疏肝散
食滞腹痛——消食导滞,理气止痛——枳实导滞丸
血瘀腹痛——活血化瘀,和络止痛——少腹逐瘀汤
其他疗法:
食盐50g,炒热后用纱布包好,敷于脐部,治疗寒性腹痛;
胡椒粉100g,敷于脐部,胶布覆盖,14小时后取下,跟新再敷,治疗虚寒性腹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