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与企业并行      科技与财富共赢

【名师风采】亲历海棠发展 传递大学之道(之一)
2015-05-20 17:46:03   来源:西安海棠学院    点击:

人物名片  戴建国,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毕业于第四军医大学,博士研究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评审专家,从事分子生物学、药学教学
 
人物名片

     戴建国,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毕业于第四军医大学,博士研究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评审专家,从事分子生物学、药学教学科研工作近三十年,发表科研、教学论文20余篇,主编和参编《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等著作3部。现为西安海棠职业学院医技类专业学科带头人。
   
  2009年来到海棠,从医学院的教学副院长,到教务处的教学管理工作,再到离开行政岗位专注学生教学,除了积极配合学校带领年轻教师的需要之外,戴建国教授也热爱着将自己专业所学传授给莘莘学子的教学工作,“身为老师就有必要在教学一线发挥自己的专长”,戴教授如是说。而多年的沉淀下,戴教授也有着其独到的教学理念。





  用全局的眼光把握教学
  多年的海棠工作经历,丰富的教学管理经验,重新回到教学一线的戴建国教授除了学科知识、专业技能的教授外,更有了对教学把握的全局感。
  凭借着对教学环节的全面熟悉和对海棠文化的深入了解,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除了专业知识点的讲授外,戴教授还会涉及海棠学生的学习特点、相关学科的融合促进等多方面的考虑,因此当有学生问及相关课程、在校生活或者就业选择等方面的问题时,戴建国教授也能站在职业规划的角度上给出建议。他总是告诉同学们,就业形势困难就更要好好学习,只有加强自身本领才可能立足于社会。

  大学就是大家一起来学习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作为儒家基本典籍,《大学》在开篇便如是说。莘莘学子,既来大学怎能不知来大学之涵义,因此戴教授常在课堂上问大家,大学是什么;而讨论中戴教授总是喜欢通俗的跟大家介绍自己的观点——大学就是大家一起来学习。





  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以诚实沉静的态度探究物理、追求真知、修养品德即是大学学习的基础,绝不能抱着大概学一下的马虎心态。而为了培养同学们严谨求知的学习态度,戴教授在课堂讲解的过程中有时讲到中途便停下来,由同学们来查询、回答剩下的内容。
  除此之外,戴教授强调同学们不能局限于获取专业教材上的学科知识,因为大学之学习不是取经,绝非遇到某个名师经其点化、读过某本著作受其熏陶就能学有所成。他总是提醒学生要于点滴之处体悟积累,宣传栏上的一句名言、老师课上的一段提点、同学课下的随心交流……这些都是可以让自己从中获益的源泉。所谓环境育人不单是加强制度管理,更重要的是营造出充满浓厚学习氛围的软环境。戴教授说道,当我们从乡村县城步入城市校园,就已经是开拓了见识、改变了人生;那么如今置身于大学这个聚集了五湖四海同学、容纳了百花齐放知识的大熔炉里,年轻学子们更应该汲取营养,广博交流,不断成长。因此他也总是在课堂上抛砖引玉启发大家,而这样的探讨和分享,激发着同学们关于自己大学学习之路的独立思考。“除了知识,能在老师的话里吸取一些别的东西也很好,他们自己都会觉得很欣慰”,戴教授如是说……
  (文/韩璐)

上一篇:【名师风采】亲历海棠发展 传递大学之道(之二)
下一篇:捐献一片爱心 共享一抹阳光

分享到: 收藏
频道本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