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与企业并行      科技与财富共赢

029-82602000

学院首页 > 共青团 > 正文

【简报】周恩来逝世45周年纪念
2021年03月23日 13:51   来源:   评论:0 点击:

1月8日是周恩来逝世第45个纪念日。周恩来,字翔宇,曾用名伍豪等,1898年3月5日出生于江苏淮安。原籍浙江绍兴。1976年1月8日9时57分报纸刊登讣告,中国共产党的卓越领导人之一、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在北京逝世,享年78岁。

一月的雪花

融化成凄婉的泪水

凝视,您消瘦的背影

在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上

耸立着您的英名

透过湿润的眼眸

我在一月的丰碑前

洒落滚烫的笔墨

书写您不朽的丰功

沿着江淮平原的湖泊

寻觅您永恒的身影

一月的中国

回放着您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豪情

周恩来总理事迹

1973年夏周恩来陪同毛泽东在中南海书房会见越南客人。在此之前已经连续工作了三十多个小时的周恩来,因为极度疲劳竟然在卫生间里睡着了,被秘书叫醒后他匆匆赶往人民大会堂,与越南领导人的会见是一次极为艰难的谈判,周恩来只能不断用开水烫过的毛巾擦脸才能保持清醒的头脑。

1973年9月14日,周恩来陪同蓬皮杜一起乘坐专列前往山西大同参观访问。当周恩来来到云冈石窟,他的心情一下子就沉重了,他看到石窟内一些佛像破损、风化严重,他不由得眉头紧锁。他顾不上参观,而是询问有关部门的修补规划。

1973年9月17日,周恩来在上海虹桥机场送别法国总统蓬皮杜,他左侧站立着刚当选为副主席的王洪文,这是王洪文第一次参加重大的外交活动。由此正式登上了中国政治舞台。

送别法国总统那天,下着大雨,周恩来在机场坚持不打伞,以示对外宾的尊重。身患重病的周恩来,一直淋着雨,直至飞机起飞。外宾离去后,周恩来特地嘱咐机场领导,给送行的群众熬些姜汤,以防淋雨后感冒。

1973年10月,周恩来陪同加拿大总理前往河南洛阳访问。此时的周恩来病情不断加重,保健大夫张佐良手提药箱,几乎寸步不离地跟着周恩来。在禹王台,周恩来看上一套龙门碑刻拓片,有些爱不释手。但因为身上没有带够钱,只得作罢。

周恩来在洛阳访问时,独自下车,伫立在伊水河边,沉思许久。这是他最后一次外出视察。不久后,周恩来回到北京,在大会堂福建厅约人谈话时,出现了尿血的症状。这说明癌症已经复发,癌症复发的痛苦远远比初期发病要严重得多,这次出血比以前任何一次都要迅猛,量也多。

1975年1月13日,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人民大会堂开幕。77岁的周恩来虽然重病缠身,这次会议依然由他主持。当他面对2864名代表的期待,流露出特殊的神情。他在四届人大上作了最后一次政府工作报告,把完成“四个现代化”的接力棒交给了邓小平。

1976年1月8日上午9点57分,历经3年半患病的周恩来闭上了双眼,结束了将近600天困卧病榻的苦难岁月。周恩来的遗体告别室放在了北京医院太平间。狭小的空间让前来吊唁的群众感到更加地悲伤。

1976年1月15日,周恩来追悼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邓小平在哀乐声中致辞。当人们从电视荧屏上看到邓小平一出场,千万颗为邓小平命运担忧的心一下子都放了下来。仅仅过了一个月,中共中央就下达了停止邓小平工作的决议。送别战友,成了邓小平这次复出后的最后使命。

您胸怀天下

心系祖国的强盛

您鞠躬尽瘁

您忠魂不朽

您的名字

永远活在中国人民的心中

书写您不朽的丰功

沿着江淮平原的湖泊

寻觅您永恒的身影

一月的中国

回放着您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豪情

周恩来总理事迹

1973年夏周恩来陪同毛泽东在中南海书房会见越南客人。在此之前已经连续工作了三十多个小时的周恩来,因为极度疲劳竟然在卫生间里睡着了,被秘书叫醒后他匆匆赶往人民大会堂,与越南领导人的会见是一次极为艰难的谈判,周恩来只能不断用开水烫过的毛巾擦脸才能保持清醒的头脑。

1973年9月14日,周恩来陪同蓬皮杜一起乘坐专列前往山西大同参观访问。当周恩来来到云冈石窟,他的心情一下子就沉重了,他看到石窟内一些佛像破损、风化严重,他不由得眉头紧锁。他顾不上参观,而是询问有关部门的修补规划。

1973年9月17日,周恩来在上海虹桥机场送别法国总统蓬皮杜,他左侧站立着刚当选为副主席的王洪文,这是王洪文第一次参加重大的外交活动。由此正式登上了中国政治舞台。

送别法国总统那天,下着大雨,周恩来在机场坚持不打伞,以示对外宾的尊重。身患重病的周恩来,一直淋着雨,直至飞机起飞。外宾离去后,周恩来特地嘱咐机场领导,给送行的群众熬些姜汤,以防淋雨后感冒。

1973年10月,周恩来陪同加拿大总理前往河南洛阳访问。此时的周恩来病情不断加重,保健大夫张佐良手提药箱,几乎寸步不离地跟着周恩来。在禹王台,周恩来看上一套龙门碑刻拓片,有些爱不释手。但因为身上没有带够钱,只得作罢。

周恩来在洛阳访问时,独自下车,伫立在伊水河边,沉思许久。这是他最后一次外出视察。不久后,周恩来回到北京,在大会堂福建厅约人谈话时,出现了尿血的症状。这说明癌症已经复发,癌症复发的痛苦远远比初期发病要严重得多,这次出血比以前任何一次都要迅猛,量也多。

1975年1月13日,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人民大会堂开幕。77岁的周恩来虽然重病缠身,这次会议依然由他主持。当他面对2864名代表的期待,流露出特殊的神情。他在四届人大上作了最后一次政府工作报告,把完成“四个现代化”的接力棒交给了邓小平。

1976年1月8日上午9点57分,历经3年半患病的周恩来闭上了双眼,结束了将近600天困卧病榻的苦难岁月。周恩来的遗体告别室放在了北京医院太平间。狭小的空间让前来吊唁的群众感到更加地悲伤。

1976年1月15日,周恩来追悼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邓小平在哀乐声中致辞。当人们从电视荧屏上看到邓小平一出场,千万颗为邓小平命运担忧的心一下子都放了下来。仅仅过了一个月,中共中央就下达了停止邓小平工作的决议。送别战友,成了邓小平这次复出后的最后使命。

您胸怀天下

心系祖国的强盛

您鞠躬尽瘁

您忠魂不朽

您的名字

永远活在中国人民的心中

上一篇:【简报】我院团委召开党史学习教育部署会
下一篇:【简报】"青年大学习"网上主题团课第十一季第2期来啦!

分享到: 收藏
频道本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