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1月17日“西安海棠学院第三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月活动”开展以来,学生处心理咨询科组织了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系列活动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11月29日上午,西安海棠学院心海社及各班心理委员共41名学生代表在心海社指导老师、心理咨询科彭国霞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位于陕西省西安市灞桥区狄寨镇麋鹿村的“陕西回归儿童村”,此次活动本着活动月“传递正能量”的主题,一方面为这些因父母服刑而无人抚养的少年儿童送去了过冬的棉衣和蔬菜水果,让他们安心过冬,另一方面让参与的学生切身体会心理健康教育在青少年心灵成长中的重要性。

儿童村负责人范老师首先给大家播放了纪录片《太阳村往事》,并详细介绍了“陕西回归儿童救助中心”成立的初衷及成立以来所取得的社会效益,及“儿童村”在各界爱心人士的帮助与扶持下逐渐成长与壮大的艰难历程。

随后,海棠学院师生在范老师的带领下共同参观了“陕西回归儿童村”的阅览室、餐厅和孩子们的集体宿舍,一尘不染的地板、干净整洁的床铺、整齐的书桌、造型各异的工艺品让参观的学生赞不绝口。范老师介绍,整洁的宿舍卫生都是孩子们亲自打扫,桌上漂亮的工艺品都是孩子们亲手制作的。

临近中午,儿童村的孩子们放学回来后,看到了心海社同学们带来的过冬物资,孩子们都很高兴。心海社的同学们与儿童村的孩子们一起做游戏、交谈并合影留念,志愿者们的关心与友善使孩子们的脸上洋溢出了幸福的笑容。

交流中范老师介绍,创办儿童村主要为了使这些弱势群体的孩子远离犯罪,远离阴霾,通过“儿童村”的培养和教育,使得孩子们懂得感恩;另一方面帮助儿童村的孩子们渡过父母服刑期间无人照顾的日子,早日走上工作岗位,过上自食其力的生活。

活动结束后,学生处心理咨询科的指导老师组织同学们开展了此次活动的感悟交流会,交流会上,老师鼓励同学们勇敢说出自己心中的想法,很多同学动情地讲出了自己的感悟与心得,并表示将在今后的生活中继续发扬志愿服务的精神,传播更多社会正能量。
(文/ 实习记者:李启明 李名娜)
儿童村介绍:陕西省回归研究会是经陕西省民政厅注册登记,于1995年8月成立,以帮助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就业,帮助犯罪者“早日回归社会、回归善良人生”为宗旨的非政府、非盈利的民间社会团体,为独立的法人社团。儿童村是由陕西省回归研究会1996年建成的,替罪犯代教代养其无人抚养的未成年子女的公益性慈善机构。“陕西回归儿童救助中心”原名“陕西省回归研究会儿童村”,后经上级部门要求村会分离,儿童村于2012年在陕西省民政厅单独注册,改名为“陕西回归儿童救助中心”,属民间非政府非企业单位。
上一篇:西安海棠学院“你强我更强”教职工篮球友谊赛圆满落幕
下一篇:“捐一床被 暖一颗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