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人物名片
马利明,教授,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毕业于原西安医学院,是陕西省医疗事故鉴定专家。从事儿科医疗、教学、科研工作四十余年,发表医学专业论文20余篇,编写医学专著4部。现为西安海棠职业学院护理专业学科带头人。
|
我每每看到明媚的阳光,孩子们可爱的笑脸,我感到我作为一名教师不虚此生。
————海棠职业学院护理学院教授马利明
所有见过马利明教授的人,都会用“平易近人”这四个字来描述她给人的第一感觉——说话语速平缓、语气温和,脸上总会挂着灿烂的笑容,温暖着围绕在她身边的每一个人。1969年,她走上心爱的医学岗位,从兢兢业业的儿科大夫到现在德高望重的老教授,马教授身上的白大褂已经陪伴她度过了40余个春秋。
初来海棠学院时,因为有丰富的临床和教学经验,马教授被任命为学院教学督导组组长,参与学院日常教学管理,制定学院部分教学规范。作为工作40余年的老医生,马教授拥有精湛的医术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她深知护士这个岗位对从业人员动手操作能力要求极高,如果不在实习前将基础护理中的无菌操作、静脉注射等重要的知识点给学生进行一次“回笼”,学生在实习中很难快速上手,甚至会失去很好的学习与进步机会。为此,马教授结合学院实际情况在2005级两个护理班中率先建立起了学院护理专业首个强化实训制度,即每年学生下市场实习之前的两个月将基护中最基础、适用最广泛的知识点和实践操作由教师带领学生们进行梳理和复习。从2007年实施至今,帮助历届学生在实习前提高了护理实操技能,使他们在实习、工作岗位上得到领导同事的认可与好评。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马教授的很多学生如今都已为人妻、为人母,但却一直与马教授保持联系。这一切都源于马教授对学生真诚、毫无保留的爱,言语上的谆谆教诲,行为上的为人师表,都无时无刻不影响着学生、感染着学生。
2010级护理专业的一名女生在实习中经常感到头晕、乏力,在实践操作中甚至会出现无故的紧张,想到马教授平时对学生十分和善与关心,她拨通了马教授的电话。马教授先是在电话中仔细地听这名女生的状况,并轻轻地安慰她,一点一点和这名女生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开导她:“如果是因为实习时值夜班让自己不能睡好,那就要锻炼自己在白天睡觉的习惯,要逐渐适应这个过程;如果是自己业务不熟而导致的紧张,要抽出时间抓紧练习业务。”这样温和的话语让这名女生宽心了不少。因为爱,马教授从来不给学生们压力,她说爱和鼓励是教育引导学生永远的良方。
马教授一直坚信培根的名言“知识就是力量”。在课堂上她极富耐心的为学生们讲授专业知识,甚至每一个细小的知识点都不放过。让护理1213班肖华颜印象最为深刻是在儿科护理学课上,马教授讲到小儿心脏血流这一章节时,班里很多同学因为课程太难,都听不进去,有的学生开始玩手机做其他事,马教授为了让同学们清楚地了解这一重要知识点,依次走到每位同学座位前一个一个的将神经、血液流向指给同学们看。玩手机、说话的同学一下子也都认真地看起课本,那一节课班里学生听得十分认真。
除了在教学一线认真教学,马教授也毫不吝惜的将自己的经验传授给年轻教师。至今,马利明教授依旧保持着每周随机进班听课的习惯,不打断教师的上课进度,只是认真地听、仔细地记,细心地指出每一位教师上课的优点、缺点并与他们悉心探讨教学质量提高的方法。
在与马教授的交谈中,每每提到学生、提到教学,马教授脸上都会露出明媚的笑容,让人一点也联想不到马教授已近古稀之年。“我每每看到明媚的阳光,孩子们可爱的笑脸,我感到我作为一名教师不虚此生。”马教授轻轻地说,眼中满是希望与坚定。
(文/刘贝贝 图/赵文江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