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管理学院作为我院具有特色的二级学院,主要培养艺术类、管理类、工程类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学生去往各大城市从事管理、营销、建筑等行业工作,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认可。
经济管理学院作为我院具有特色的二级学院,主要培养艺术类、管理类、工程类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学生去往各大城市从事管理、营销、建筑等行业工作,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认可。笔者随机采访了两位11级的学生,了解她们走向岗位后的工作情况。
以良好的心态面对困难
张珍,会展策划与管理11级学生。去年12月份,她填好自主实习表,前往10级学长为她推荐的单位——西安富邦展览服务有限公司,从事电话营销。
进入公司后,由于没有策划管理方面的经验,她从事的是会展行业最基层的工作——电话营销。虽然和之前的预想有差别,干得不是自己的本专业,但张珍还是很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她觉得对于刚进入职场的新人而言,不管在任何一个岗位上,都是磨练自己的机会,所以她对这份工作格外认真。
刚开始做电话销售时,张珍经常碰钉子,电话拨通,刚说一句,就被挂断;还有人听说是销售,非常反感,甚至出言不逊……有时一天下来,一个有效的电话也没有。碰到这样的情况她也委屈、难过。但难过之后,她开导自己:出现这些困难都是正常的,不必在意,明天又是新的一天。
慢慢地,她的心态越来越好,工作也越来越得心应手。给客户打电话的时候她都微笑面对,耐心地讲解,遇到不配合的人她也会客气地说抱歉。她告诉笔者,自己在这里最大的收获,就是改掉了以前的坏脾气,能够更加从容地应对每件事情。张珍就是凭借这样良好的心态,做到每天打150个有效电话。
4月底,在电话营销方面干了三个月的张珍,得到了老板的认可与赏识,把她调到了公司市场部,任市场推广一职,这与张珍所学的专业很吻合,她十分开心。她说:“如果你努力了肯定会有回报,不努力的话则只能原地踏步。”
累是在走上坡路
侯生丽,山西晋中人,营销与策划11级学生,现就职于西安双城建筑装饰有限公司,从事电话营销行业。
由于刚毕业,没什么工作经验,领导让她给客户打电话,她手哆嗦得都拿不稳电话,接起电话之后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面对工作中的窘态,她认真总结,觉得之所以生疏、胆怯,主要是因为自己不了解企业文化,缺乏电话营销技巧。所以在午间休息和下班后,侯生丽就抓紧时间熟悉企业文化,学习电话营销方面的知识。在工作中遇到不明白的问题就请教身边的同事。经过两三个月的刻苦学习,她不仅对单位的业务流程非常熟悉,也掌握了一定的营销技巧,打起电话来,不再紧张地手足无措,对客户提出的问题也能自如应对。
当笔者问她:“你觉得与其他人相比,你的优势在哪里?”侯生丽想了想说:“和别人相比,我的执行力比较强”。她说,刚走出学校的大学生身上带有一些傲气,领导下达的任务不好好做,而她责任心很强,领导布置的任务她总是能保质保量按期完成,所以在很短的时间里就得到了上级的一致认可。
侯生丽说,干电话营销看似坐在办公室拨打电话很轻松,其实很累,特别费神。每打一通电话你首先要在心里打草稿:开场白怎么说?客户会提出什么问题?该怎么回答……即使你预想了所有的情况,还是有很多意想不到的情况发生。要能随机应变,取得成功,还必须在很短的交谈中掌握客户心理,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她觉得感到累,说明自己一直在前进,在走上坡路。
侯生丽有过一段时间的低谷期,她觉得每天这样打电话很枯燥,自己所学的策划方面的知识得不到发挥,所以打起了退堂鼓。她的主管领导了解她的想法之后,鼓励她好好干,并告诉她,年轻人一定要沉得住气,要想得到更好地发展,先要做好手头的事情,只要自己具备了一定能力,总会有施展的机会。听了领导的一席话,她慢慢想通了,觉得既来之、则安之,要学会去适应社会,而不是让社会适应自己。
张珍觉得学校就像一座象牙塔,保护着每位学生,而走向社会后,学生则需要独自面对未知的事情。侯生丽认为,在学校的时候,学生都比较单纯,而进入职场以后接触的人都相对比较复杂。她们希望学弟学妹们可以珍惜在学校的时光,多去图书馆看看书,认真听老师讲课,不断充实自己的才能,这样才能以更好的姿态走向社会。
(文/罗丹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