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无香,漠然盛世繁华。魃音一曲,琵琶千年,朱砂如画。一地芳华,一道牵挂,倾覆天下。
一片春心付海棠
海棠花香是何时飘飘然锁在我的脑子里呢?阳春四月,人间正是花的天堂,韶光正明,花开似锦。抬首低眉间,无不充斥着沁人心脾的自然味道,在这夏至未至,春风未落的世界,城市居民的生活节奏渐渐缓慢,连平日里最觉枯燥烦闷的公交时光也横添一缕新意,车窗外触手可及的花香总是在你慵懒的打吹时溜进你的五官,提醒你,这是一个苏醒绽放的季节。这时你若抬眼望去,繁花丛中最普通的就是那不枝不蔓,花枝潇洒的海棠,然而,种养过海棠花的人都会明白,这弥散在空气中的浓浓异香并非海棠所发,“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海棠在其他花散尽芬芳时选择了暗淡其香,她的香在“隐跃之间”,独具魅力,以至“朝醉暮吟看不足,羡他蝴蝶宿深枝。”海棠之香,漠然心香,静心可闻,闻则心静。这便是我喜爱她的理由,也是我喜爱学院的理由。
登上三尺讲台,做一名教师,是从小就根植于心的梦想。孩童时期,整颗心都装满了童真,老师这一职业,对我最大的吸引之处在于那种在一群懵懂的孩子面前指点江山,激昂文字的那种惬意。上大学时,心里难免被挤进很多裸露的现实,于是更加看重的是教师那种可观的收入和简单却又广泛的人脉,此后便义无反顾的在教师道路的起点处填下自己的名字。然而,人到而立之年,人情浮云沧海,一切功利世俗的东西便也淡然,此时,再迈进校园,阻隔了外面尘世喧嚣,车水马龙的世界,心中便增了几分宁静,学院就像镶嵌在纷繁光影城市中的另一种城,使人返璞归真。而学院里的株株海棠树,便是这种力量无法抗拒的标志。现在年轻人间有这样一句流行语,叫做“累觉不爱”,指历经磨难心感到疲倦劳累,不再具备爱的能力了。而学院里的我们,是没有这份感慨的,因为当人身在海棠花下时,心便置之世外了。上班族即为早起族,清早的困意,在迈进学院的一刻起便被海棠花所驱赶,清新的一天便在花香中荡然开始。

梁艳丽老师参加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座谈会
山重水复疑无路
有人戏称,古之文人墨客写诗作词的原因大致有二:意识诗兴大发,于是挥洒笔墨,晓畅胸臆;二则简明扼要却令人哭笑不得,即此人被贬嫡流放了。虽为笑谈,却也不乏咀嚼之处。很多诗词大家其流传千年的作品往往都是历经沧桑,饱受磨难后所作,只因那是时光流转下岁月积淀出来的有重量的人生缩影,或坠入深渊,或登封造极,人生的道路上不知何时何地会倏然跳出一个关卡,改变与决定着未知的前方。命运多舛却也缔造不同的精彩。因此,落魄江湖的才子词人,佳作便多作于失意之时。而在经济发展电光似火的今天,养尊处优的现代人,是无法感受到古人入骨的忧思和人生的不易,我们需要的,只是面对人生的大起大落时的一份勇气。
进入学院半年,我便爱上了我的工作,这是一种难得的幸运。老公工作稳定,虽身在外地,却也能时常回家,“小别胜新婚”的惊喜让生活多了一些情趣;古怪精灵的儿子也健康成长着,给了我生活中最大的欣慰。一切都是那样美好,然而,命运总是在你准备迎接更灿烂的明天时,毫不留情地抛出一个让人措手不及的晴天霹雳,带你进入山重水复。冬末,我身体不适,一度惊恐自认为将会是绝症,一片薄纸上的几行字有着让人颤抖的力量,诊断结果两周后最终定音。半个月漫漫的等待中我该何去何从?彼时真可谓“心字已成灰”,最坏的结果不断在脑海中循环上演着,四周的空气似乎都带着病魔的气息,侵蚀着我的神经,不得已我只好用睡觉来麻痹自己。家人都说我是杞人忧天,结果未定何苦自己吓自己。但当人们面临相关生死的问题时,那种恐惧感是前所未有无可抗拒的。
心如铅似的悬挂,我强撑着到学校请假,那株株海棠花在这剩风零月里还未含苞,景如心声,惆怅若然:海棠花,若禁不起寒更雨歇,在春暖还寒之时是不是也会凋零了呢?花的命运犹如人的命运,不堪重击,一宵冷雨便可葬名花,人生又得几度秋凉?
守得云开见明月
来到办公室,老师们都忙着备课,仿佛时间只属于我一个人,转瞬之间,便觉苍老了许多。张晓妮老师从容的走到我的身边,缓缓说道:“你啊,心里忧愁不好受,把它挂在脸上晒晒太阳就会舒畅。天下没有过不去的坎,何必为未成定数的将来而影响美好的当下呢?你虽为人师表,却也要学习学习如何调整心态啊!”同事诚恳的话语穿透了阴霾,虽只是几缕微弱的光芒,却也温暖一处心房。抱着书本离开校园时,碰到了班里的一个女学生,打过招呼之后我报之以强颜微笑,大概是自己气色太差,她小心问道:“梁老师,听说您生病了,要请很长时间的假,您还好吧?”还没等我回答,她又自顾的说:“老师,加油啊,赶在花期前回来,我们一起赏花!”平时自己鼓励学生习以为常便不觉的什么,今天被学生鼓舞,心里竟是如此感动。表谢之后我注意到她手里拿着一本《普希金诗集》,普希金,在熟悉不过的名字,他的很多诗词却能熟能读,特别是最著名的那一首: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
抑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
相信吧,快乐的日子终会来临。
短短几句,从小背到大,熟记于心却鲜有用时,此时的我,不正是最需要这句话么?女生渐渐远去,走过海棠树旁,一抹浅笑待她凌霜待露,滋芽泛绿。而我,愁眉稍展心扉始开,寻那柳岸花明。
手术台上,我恍惚觉得,一注海棠,压尽寒意,红透香腮送春来。
手术过后,学院领导得知我的情况下,便给我联系了王景洪院长,希望他能给我一些建议。对于院长,我一直是慕其名仰其身的,知道他在中医界是很有声望的;在教学上也是恪尽职守的。但考虑到院长的工作繁忙,时间紧促,一直不便去打搅。但让我意想不到的是,学院专门在每个礼拜一和礼拜三下午由王院长针对全院师生进行义务坐诊。得知此,找了一个闲暇时间去拜访,王院长听取了我的病情后,从容不迫的给我分析病情,对症下药,耐心的给我讲解,细心的给我开导,认真的给我开处方,尽显名医风范。那番沟通之后,我不再为疾病发愁。在我看来,功同良相的名医,需医术精湛,心术至善,谁说院长不是呢?教书育人的学院,需重德博能,求真唯美,谁说海棠学院不是呢?
一庭春雨满架花香
大病终于痊愈了,世界都变得不一样了,造物主馈赠给世间的一切都异彩纷呈。冰雪雪融之后,我突然发现自己竟然可以在自然的一个角落里捕捉精彩与感动。
阳春三月,一个渐渐苏醒的我,一个朝气初开的学院,都在蓉蓉春光下等待着绽放。课间走向教学楼时,我惊喜的发现小道旁的海棠树下冒出了几只不知名的小昆虫,摆动着触角,轻扇着薄翅,打探着这个世界的轮回。翻出日历,今天所在的小方格下安静地落着两个字:惊蛰。小时候的记忆涌进脑海,每年此时,是父辈老者们首次挥舞着牛鞭,挽起双袖,回归土地的季节。惊蛰,便是春雷始鸣,惊醒了蛰伏于地下的冬眠昆虫。我欣喜的告诉学生,却只看到一张张写满疑问的脸,什么是惊蛰?我不免有点失望,但也不能全怪他们。被机器统治的今天,三伏、大寒都被阻隔于室外,那曾口口相传,古老而又神秘的歌谣,恐怕只飘荡在淳朴依旧的边野乡村吧。然而,黄牛踏过多少次田垄,土地被多少翻新才凝结出的自然密码,我实在不忍心它们就此淡化。下课后,我带了几名同学去观察学院,“你们不是总说,西安没有春天吗?现在找找吧!”万物更新,希望能将春的气息、新生的气息带给他们。更希望多年以后,垂髻小儿在问,何是惊蛰时,旁人不要哑口无言。
其实,在问学生时,我是另有新意的,春天的惊蛰已然来临,海棠学院的惊蛰不是已经开始了吗?海棠学院,那是一个以美为生的学院,那是一个飘荡花香的学院,那更是一个养育高德、唯美、真诚、务实的海棠人的地方。
我相信,海棠花开欲然,“虽艳无俗姿”。身为海棠人,置身其中,为花而醉,而我的故事也在继续。
(文/梁艳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