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与企业并行      科技与财富共赢

【名师风采】全心全意投入 一心一意教学
2015-05-07 17:02:11   来源:西安海棠学院    点击:

人物名片 何玉秀:副教授,毕业于陕西中医学院。长期从事中药学、针灸学教学研究,撰写了《随息居饮食谱》《神经系统疾病治疗学》《中药学
 
人物名片

   何玉秀:副教授,毕业于陕西中医学院。长期从事中药学、针灸学教学研究,撰写了《随息居饮食谱》《神经系统疾病治疗学》《中药学》等教材,发表专业论文20余篇。现为西安海棠职业学院中医美容专业学科带头人,主讲《美容药物学》《方剂学》等课程。
   
  
  三寸舌,三寸笔,三尺讲台,三千桃李; 十载风,十载雨,十年树木,十万栋梁。 1975年入党的他,如今已是花甲之龄。作为一个党龄近40年的老党员,凭借着对祖国、对学生的热爱,何玉秀教授一直坚守在这方三尺讲台。
  何老师开口便离不开学生。他教过的学生中,有成为陕西创业精英者,有赴韩国留学深造者,也有为祖国经济建设发展添砖添瓦的平凡工作者,桃李天下的背后是何老师对教学工作的全然投入与执着追求。”教学就是要认真对待每一节课、每一名学生”,何玉秀教授在多年教学工作中一直秉持着这样的理念。




 
  虽然每周只有12节课,但何教授总觉得的时间不够用,因为每一堂课他都会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精心准备内容。讲一个小时的课,何老师一般要提前准备5个小时,课后还要拿出很多时间为学生答疑解惑。“只有精彩的讲授才能让同学们感受到知识的魅力,才能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探索欲”,何老师如是说。
  除了常规知识点的介绍外,在何教授看来,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十分重要。“当学生在不理想的边缘游离时,能够把他拉回来,这就是一个老师的使命”,对家境困难或是思想有明显波动的学生他总是会予以更多的关注。何教授回忆道,他就曾遇到过一位对学习毫无兴趣的同学。凭借多年教书育人的经验,何教授推测这位同学肯定是遇到了什么困难,因此他选择了在放学后与其单独谈心,而不是在课堂上当众对其批评。交流之后,何教授了解到这位同学正在为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倍感迷茫,所以才松懈了眼前的学业努力。在确实了解了这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后,何老师帮助他梳理了职业生涯规划,并把前面落下的课程从头补起。经过努力,最后这名同学在学期期末考试中取得了班级第三的好成绩。
  青年学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总是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惑,因此何教授也会把自己的经历讲给学生听。何教授经常讲起自己回乡插队的经历,讲起自己如何利用劳动间隙坚持读书学习,最终凭借努力在1972年成功考取陕西中医学院,步入知识的殿堂开始深造。同学们聆听着何老师的故事,也反思起自己的学习态度。




 
  何玉秀老师还喜欢介绍一些优秀校友给同学们作为学习的榜样。他相信身边的故事更能让学生振奋,真实的经验更能让学生成长。他总是将自己所知所思尽可能地传授给学生,给学生以正能量,希望同学们能从这些经历中有所感、有所悟,从而有所为。这样生动、活泼、有趣的课堂也深得同学们的喜爱。
  谈到一名优秀教师的标准,何玉秀教授凭借着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出了自己独特的“心法”,那就是要将爱心、热心、倾心、静心贯穿于整个教学工作中。所谓爱心,就是不仅要关爱学生,更要热爱教育这项崇高的事业;所谓热心,就是要在课堂上充满热情,让同学们感受到知识的力量;所谓倾心,就是要全心全意对学生负责,把每一次上课都当做一次考验,决不应付了事;而所谓静心,就是要用平常心来看待名利。 “我不会忘记一个好老师的责任,无论再苦再累,我也愿尽最大的努力。”何玉秀教授坚定地说。
  在采访过程中,何玉秀教授多次强调:“要以一个党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工作做好了是本分,没有做好则是失职。”何教授多年的辛勤教学,让人体会到了太阳一般温暖,春风一般和煦,清泉一般甘甜。“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爱心、热心、倾心、静心,全心全意投入,一心一意教学,何玉秀教授就是这样一个平凡而又伟大的是中国的人民教师! 
  (文/中医美容学院  张小娟   编辑/韩璐  图/赵文江宇)

上一篇:西安海棠学院组织优秀学子参观杨虎城烈士陵园
下一篇:海棠集团召开招生工作委员会成立暨招生动员大会

分享到: 收藏
频道本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