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古老师吗?”站在教研室门口,看向伏在案桌上认真的工作的一名老师,记者开口问道。“恩,我就是。”一张不施粉黛的脸从书本中抬起来,略带小卷的头发柔顺的披在肩上,嘴角含着笑,声音轻轻的,软软的,像细雨打在心上。
古老师毕业后就来到了西安海棠学院任教,“小时候,就觉得当老师很有成就感,传授知识,教书育人,那个时候开始,就想做名教师。”这是她的第一份工作,是她实现梦想的舞台,在这里她度过多个春夏秋冬,“站上讲台,成为一名人民教师,桃李满天下。”
古老师的课堂总是充满活力,作为一名传道授业解惑的语文老师,她不仅会教给同学们课本中的语言知识,贯彻全文的行文思路,还会串讲课本延伸的相关事件,丰富同学们的见解,开阔大家的视野。记得在为经管学院的学生讲解《大学语文》教材中的一课时,同学们都聚精会神的听着古老师的讲解,没有人干其他的事,双都聚精会神的期待着她说下文,“这时候我非常开心,这说明我的课堂能够吸引同学们去听,讲起课来我就越发有动力了。”
有时候遇到一些上课开小差的同学,古老师也不会一味指责学生,而是从多方面找原因。“一是从老师自身出发,老师的课堂够不够丰富多彩,能不能引起同学们听讲的兴趣,这就要求老师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二来,古老师也能够理解同学们年纪尚轻,自制力不强,容易受外界事物的影响而分散注意力的学习特点,针对这个问题,她也探寻到了自己小小的应对策略,“我会让同学们回答问题,同时也丰富课堂的内容,把课堂安的满一些,有时候也可以讲一些其他的事,先调动他们的兴趣。”
古老师也鼓励同学们充分利用身边的一切资源来丰富自己的头脑,即便是遇到扰乱课堂秩序使用手机的现象,古老师也是提醒大家好刀要用在刀刃上,“手机可以用,但要在适当的时间用,也不要都拿来玩游戏聊天,,可以用来查询一些资料”。
古老师介绍说,语文的学习并没有什么诀窍可言,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平常要多看书,有事没事就多去去图书馆,看的多了,知道的也就多了,做起题来也行如流水一般。”总之,活到老,学到老,古老师这样鼓励着同学们。
“大学的时候我也做过兼职,通常都是做家教这一类的”,古老师也鼓励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去兼职锻炼自己,这样不仅能够积累社会经验,也可以让同学们懂得父母的养育之恩,“賺钱不是最主要的,重要的是通过社会实践了解生活的辛酸苦辣,从而更加珍惜学习的机会。”
面对职业长期发展的考量,老师们都在不断的进升职称,争取更大的进步,自然压力也不小,但古老师总是说,“我和同学们在一起就很开心,所有的烦恼也都忘记了,再多的压力也不是什么事。”她就是这样子的热爱着自己的教学生涯。
(文/护理1413吴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