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陕西文学基金会副理事长王芳闻,陕西残疾人作家协会主席薛云平,王庭德、左右等作家和海棠学院志愿者前往灞桥区看望樊亚惠。
一样的爱好,一样的梦想让这一个特殊的群体见面会成了一场文学的交流会。樊亚惠因着这么多朋友的到来精神也格外的好。她热情的和大家分享她的小说《抗病人生》的写作历程,她乐观的生活态度让在场的人士无不动容。
12年前,28岁的樊亚惠突然查出患有小脑萎缩症,医生说她很快会瘫痪,生活无法自理,为了不连累家人,她瞒着病情决然和丈夫离婚,忍痛离开仅两岁的儿子。随着病症的完全显现,她只能每天待在家里,从开始的轮椅到“室内攀岩”到现在连坐着都吃不消。在生活艰辛和身体残疾的双重磨难下,她自强不息,坚守着对文学的挚爱。“文学是我生命的支撑,是我的第二个生命”她说。
多年来,她想给所有小脑萎缩症潜伏期的患者一个警示,让身患疾病的人学会坚强。2012年她一口气写出18万字的《抗病日记》,希望能鼓励其他病友积极面对人生,更以顽强的意志个自己独特的内心体验,创作出了大量思想性、艺术性俱佳的文学作品,在社会上引起关注并产生了广泛影响。她凭着信念的力量和心中的暖意,终于把茫茫戈壁走出了鸟语花香。一晃12年过去了,她坚强地活下来,她用自己的信念和坚持创造着奇迹,她乐观的精神一直影响着周围的人,她的心路历程更是激励更多的青年学子。
得知樊亚惠这一情况后,西安海棠职业学院的青年志愿者们来到樊亚惠家中,陪伴她、照顾她、鼓励她。自2010年起,每周帮扶,七年如一日。“这么多年,多亏海棠学院的孩子们,他们每周都来陪我,给我带来欢乐,为我渐渐僵硬的身体按摩,他们给我带来精神的慰藉”樊亚惠常常说。2013年,樊妈妈受女儿委托特地给西安海棠学院送来一面锦旗,“先进团体,乐于助人”。“姐带给我们的是精神的力量,她时常告诉我们要多读书,她的坚强让我们感到”海棠志愿者张敏说。锦旗上短短一言,表达不尽的却是樊亚惠与学生间的深厚情谊和对西安海棠学院的感激之情。
七年来,青协志愿者风雨无阻的帮扶樊亚惠,每一年,都有很多老面孔离开,又有很多新面孔加入这个大家庭,但是这种精神和行动一直在坚持。“生命不是你活了多少日子,而是你记住了多少日子”,樊亚惠和海棠志愿者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文/杜竟菁 图/晓杰 审核/王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