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与企业并行      科技与财富共赢

中医对肥胖的认识与治疗
2018-11-15 01:17:43   来源:    点击:


一、概述

肥胖症(Adiposis)是指身体中含有过多的脂肪组织,一般在成年女子身体中的脂肪含量超过30%,成年男子超过20%~25%,即可确认为肥胖。已经证实,肥胖与死亡五重奏(高血压、高脂血症、冠心病、脑卒中、糖尿病)有密切的关系。所以,肥胖已远不止是个体形象问题,它对健康的影响使得很多国家已将其列为可预防性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就肥胖的发病机制及近年来中药治疗的研究做一个综述, 旨在为今后该领域的中药研究提供方向。    

二、病因、病机

    肥胖主要是由于体内脂肪堆积过多所致。如果人体因某些机能失职, 或过多地摄食肥甘厚味, 会造成体内脂膏过多, 积蓄于体内, 进而化为痰湿脂浊, 阻滞于经脉, 充斥于肌肤腠理及脏腑三焦, 从而发为肥胖病。人体阳气虚弱, 气化失职, 脏腑功能失调,运化疏泄乏力, 气机郁滞, 升降失司, 血行失畅,脂浊痰湿堆积体内是肥胖病的主要病理机制。肥胖病多发于老年人就是因为老年人阳气亏虚, 无法气化而造成脂浊痰湿蓄积。脏腑功能失调, 尤其是脾胃功能失调, 可导致脂膏水湿无以运化、排泄、转输, 从而停积为脂浊痰湿, 形体发肥而身重; 肝肾阴虚, 阳亢则火热内生, 影响肝之疏泄、肾之开合气化, 使脂浊痰湿之邪停积于体内, 并与火热胶结, 发为肥胖。人体脂膏的运化、转输、排泄, 有赖于气机调达, 升降正常、血行畅通, 如果气机不利, 则体内的脂膏不能被正常利用与排泄; 血行不畅, 脂膏转输不力, 也会造成体内脂膏堆积, 多余堆积的脂膏化为痰湿脂浊, 又反过来影响气机之条达升降, 阻滞血脉之运行, 并使脂浊痰湿日积渐多, 发为肥胖病。

三、现代医学对肥胖的认识    

(一) 肥胖症的分类   

    肥胖症是由于能量的摄入超过能量的消耗而导致人体脂肪的过多积累,使体内脂肪堆积过多,体重增加。确切的肥胖定义是指体内脂肪异常增多,而非体重的超标。     

    根据病因,肥胖症可分为单纯性和继发性两类。单纯性肥胖是指只有肥胖而无任何器质性疾病的肥胖症。单纯性肥胖又可分为幼年起病的体质性肥胖和成年起病的获得性肥胖。单纯性肥胖可能与遗传因素、中枢神经系统的食欲调节、内分泌功能改变、代谢因素以及静坐、多食的生活习惯等有关。继发性肥胖多继发于某些疾病如下丘脑一垂体的炎症、肿瘤、创伤、皮质醇增多症、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性腺功能减退症、2型糖尿病早期、胰岛素瘤等。其中,单纯性肥胖症又有不同的分类方法。根据程度分为轻、中、重三级;根据脂肪分布部位分为全身性肥胖、向心性肥胖、腹型和臀型肥胖;根据脂肪细胞的特点分为增殖性肥胖和肥大性肥胖。增殖性肥胖是指脂肪细胞数目增加。其特点是肥胖多从儿童期开始,青春发育期肥胖进一步加重,终生都肥胖;月旨肪堆积在身体周围,故又称周围型肥胖,到成年可同时伴有肥大型肥胖;月巴大型肥胖是只有脂肪细胞贮积脂肪量增多,但脂肪细胞数目不增加。其特点为肥胖多从中年时期开始,脂肪堆积在身体中央,故又称中央型肥胖。     

(二)病因与发病机制    

    单纯性肥胖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遗传因素,流行病学显示某些肥胖者有家庭发病倾向。精神神经因素,动物实验和临床观察表明神经和精神因素对人的摄食有调节作用。内分泌因素,许多激素如甲状腺素、胰岛素、糖皮质激素等可能参与了肥胖症的发病机制。生活方式与饮食习惯,不爱活动的人消耗能量减少,易发生肥胖。运动员在停止运动后,经常摄人高热卡饮食或食量大、吸烟者在戒烟后、睡前进食习惯、喜欢吃油腻食物、每天进餐次数少而每餐进食量大等都与单纯性肥胖的发生有关,但都不是唯一病因。      

四、中药治疗概况    

(一)关于病名   

 肥胖在中医古籍中无专门的病名,但早在汉代以前就有相关症状、病因病机及危害性的记载。如《内经》“肥贵人”及“年五十,体重,且目不聪明矣”;《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夫尊荣人骨弱肌肤盛”;《素问·奇病论》“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素问·宣明五气论》“久卧伤气,久坐伤肉”等。认为过食肥甘及缺乏运动是肥胖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病因病机     

肥胖病因复杂,饮食不节、情志失调、久坐少劳、脾胃阳虚、肝肾阴虚等均可致脾胃功能失调,形成肥胖。    

    肥胖症的病机特点,古人认为多与“痰湿”及“脾虚”(或气虚)有关,其中“痰湿”为其标,“脾虚`“气虚”为其本。如《仁斋直指方》曰:肥人气虚生寒,寒生湿,湿生痰„„故肥人多寒湿”;朱丹溪云:“肥白人多湿”、“肥白人多痰饮”;汪昂曰:“肥人多痰而经阻,气不运也”。脾虚痰湿常常会使人纳呆,不欲食,但多数肥胖患者却消谷善饥。古人认为消谷善饥是因热而成:“脾胃积热,消谷善饥。”故而《脾胃论》将肥胖分为“脾胃俱旺”和“脾胃俱虚”两型,认为:“脾胃俱旺,则能食而肥;脾胃俱虚,则不能食而肥或少食而肥,虽肥而四肢不举”,其本质上都是脾胃功能的失调。纵观历代医家文献,似乎此说最为可信。 

现代文献多从古说,亦有发挥。陈氏认为痰湿体质肥胖患者多夹“血瘀”,提出胖人多瘀,肥胖与血瘀证相关的认识。这符合中医久病多虚、久病多瘀的观点。一般认为肥人多气虚、多痰湿,但随着病程的延长,气虚血瘀或痰瘀互结是病理发展的必然结果。临床上有人以活血化瘀方法治疗肥胖症也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如大黄、山楂此类兼具通便与活血化瘀功效的药物是目前治疗肥胖最常用的药物。    

    综合以上,可以概括地讲,肥胖是各种因素导致脾胃俱强或俱弱,痰湿、瘀血、膏脂等病理产物异常积聚的结果。    

(三)中药治疗  

肥胖症治疗以调理脾肾和脾胃为主,根据临床表现兼化湿、祛痰、利水、活血、润导、疏肝利胆、健脾、温阳等法,这与西医的治法采用控制饮食、加强运动、提高能量消耗、促进脂肪动员与分解等方法,本质上是一致的。这为中西医结合治疗肥胖症奠定了理论基础。       

() 专方治疗

邵氏应用大黄减肥汤治疗肥胖伴高脂血症患者,认为大黄减肥汤有效降低体重、肥胖度、体重指数、血清总胆固醇(TC)和甘油三酯(TG)水平,表明大黄减肥汤可促进脂肪动员和利用,调节脂代谢。卢氏研究真武汤及去附子提取物对实验性肥胖大鼠及其血脂代谢影响,认为真武汤对实验性肥胖大鼠有一定的减肥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药物降低血脂和血中瘦素水平有关。附子是真武汤体现其减肥功效及降脂作用的必须组成药物。袁氏等观察三术减肥汤(苍术、白术、莪术等)对营养性肥胖大鼠的减肥效果,认为三术减肥汤能降低大鼠的血糖及血清瘦素水平,减轻脂肪湿重,缩小脂细胞等,其中高剂量三术减肥汤优于月见草油丸。韦氏等以健脾利湿〈理气助运、消痰化饮为原则,用苍附清臃汤(苍术、香附等)治疗肥胖大鼠,该方具有良好的促进机体脂肪代谢功效。  

日本在专方治疗肥胖症方面有较深入的研究。经常使用防风通圣散、防己黄芪汤治疗肥胖症,其中前者用于实证的肥胖,后者则多用于虚证及虚实中间证。动物实验表明,防风通圣散可使肥胖大鼠的体重减少,并可降低TC过氧化脂质。另外还使用大柴胡汤、防己黄芪汤、桃核承气汤、桂枝茯苓九、大承气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九味半夏汤、九味槟榔汤等。     

(五)针灸治疗

    针灸通过刺激人体局部经穴, 调节人体整体机能来治疗肥胖病。现代研究认为针灸可通过神经、激素、细胞调节的影响, 多环节调整肥胖机体能量代谢以及糖、脂代谢的失衡状态, 逆转代谢异常, 减少能量摄入, 增加能量消耗, 最终实现减肥效应。针灸治疗肥胖效应良好, 它对患者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等指标改善明显。

    在以往的报道中, 谢文霞等体针主穴取天枢、大横、梁丘、足三里, 1 个疗程后1 例治愈

五、小结

综上所述,中医治疗肥胖病已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且疗效显著,毒副作用小,因而得到广大患者的认可,也受到了全世界的瞩目,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但是,中医药在治疗肥胖病的应用中也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其一,病因病机和辨证分型由于中医特有的特点,目前尚未形成统一的理论和认识;其二,临床报道较普遍,但动物实验研究和减肥机理研究较少。因此,我们在继承和运用中医药关于减肥的传统理论同时,要进一步借助现代科学理论、技术和方法,多途径、多学科地进行系统研究,才能开发出高效、低毒,同时符合不厌食、不腹泻、不降低体力原则的减肥中药配方。

 

 

上一篇:中医对肥胖病的辨证分型
下一篇:中医辨证五大肥胖类型:你属于哪一种?

分享到: 收藏
频道本月排行